010-82825512,010-82825051
技术热线:010-82825062
公司总机:010-62656060
400专线:4007-06-05-04
973273684 / 1037738460 / 943876988 / 947876927
技术支持 (QQ):
3680085785 / 495042390

世事复杂,有时候不得不借助一些小帮手才能看得清,比如数字。这些“低调简单有内涵”的家伙,有大有小,有起又落,能够加减乘除、排列组合,也能在相互对比中变得很深刻。前日,某电商平台发布“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年货节5天内,消费者买走21亿件年货商品,其中广东人较猛,广州则较有国际范儿,在进口商品消费城市中排名较早。
数字亮眼,新闻里也飘荡着剁手的欢乐,而在这些普通的数字背后,除了网购年货的“狂热”,还有大文章可谈。
首先,数字反映购买力。从海鲜水果、米面粮油到新衣新鞋,一个个快递里包裹着浓浓的“年味儿”,也显示着一个地方的消费热情。在2015年,不享受包邮福利的广州,快递业务量月均达到1.5亿件,稳居全国城市之首;而根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广州邮政业务收入相比“十二五”末将再翻三番——这些关于买买买、关于愉快剁手的数字,代表着强大的消费能力。
数字的背后,还体现着经济活力。根据统计,2015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1.81万亿元,增长8.4%,连续27年稳坐中国经济第三城的交椅,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而其中,消费的驱动力量不容小觑。目前,广州消费领域电商红红火火,电子商务发展业态呈现总量大、规模广的态势,并已在黄埔、荔湾等区域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集群带。这些朝阳产业的崛起,正是一座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
此外,数字的背后,还有开放的视野。所谓“海外存商品,网购若比邻”,广州购买洋货较多,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并非偶然。根据统计,在广州本土的外企数量已经达到8000多家;在跨境电商方面,广州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倍,居全国较早。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开放通商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历史上中国较早对外开放、并且至今从未关闭过的世界性贸易大港和国际商贸中心。如今,以开放为较大优势的广州,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为牵引,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系。从现实来看,要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广州完全有能力打造跨境电商之都——今后老广们购买洋货,也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数字会说话,并且说得更清楚——年货大数据里的惊人数字,不只是浓浓的年味、消费的快感,也算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成绩单。(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