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安全

大数据分析当前手机上网安全形势

  手机已稳居网民较早大上网平台。不久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超过九成网民使用手机上网。通过手机上网,人们在享受移动便捷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隐忧。

  当前,手机上网安全形势如何,有哪些特点和趋势,请看相关大数据分析。

  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减少,诈骗形式“升级”

  “毕业聚会拍的照片你自己看吧,哈哈,样子好好笑哦,打开下面链接,激活下载。”赶巧,郭先生刚好参加完一次同学聚会,点开链接,没看到照片。起初,他以为只是发错了短信,几天后,他发现手机登录银行账户异常,到柜台询问,被告知账号被盗。所幸现金不多,这一经历让郭先生捏了一把汗。

  郭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360报告》”)显示,2015年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垃圾短信比2014年减少近一半,但手机诈骗花样不断翻新。其中,诈骗短信是被骗用户接触诈骗信息的首要途径。

  根据统计,2015年,360手机卫士共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318.3亿条。同时,用户通过手机卫士标记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3.09亿个,按季度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天被用户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84.6万个。

  安全分析师表示,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下降,主要因为识别和拦截垃圾短信技术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的严格治理政策。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法分子由传统的仿冒网址钓鱼欺诈转变成与短信、欺诈电话、手机木马等手段相结合的复杂欺诈,普通网民难以防范。

  比如,一些诈骗短信中含有木马,用户点击链接,之后再登录银行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就可能被木马盗取,转发到黑客手中。《360报告》显示,2015年猎网平台共收到全国用户提交的手机端诈骗举报8973例,涉案总金额为5004.5万元,人均损失约为5577元。

  2015年,360手机卫士拦截到的诈骗短信中,身份冒充类短信占92.9%,冒充较多的对象为银行(58.1%)、电信运营商(40.1%)、互联网企业(1.3%)等。其中诈骗短信多以积分兑换、电子密码过期失效、手机积分兑换等为借口,引诱用户上当。

  手机病毒增长快,移动支付领域安全隐患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为手机提供了丰富应用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腾讯发布的《2015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腾讯报告》”)显示,2015年腾讯手机管家移动安全实验室新发现的手机病毒数有1670.37万个,较2014年增长15倍。

  从月度分布看,手机新增病毒数呈逐月上升趋势,7月增幅较大,下半年呈逐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和《360报告》统计基本吻合。《360报告》显示,从2015年各月来看,下半年的钓鱼网站明显增多,尤其是7、8月份钓鱼网站拦截量都达到6.8亿,居各月之首。

  根据腾讯手机管家移动安全实验室数据,2015年手机端感染较多的病毒类型为:吸取话费、流氓行为、隐私获取、诱骗欺诈、恶意扣费、远程控制、系统破坏、恶意传播。其中“吸话费”病毒出现频次较高,占到74.2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较新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3.40亿,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提升至54.8%。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说,黑客关注到了网民移动支付习惯的养成,近年来针对移动支付用户的病毒呈逐月上升趋势。2015年上半年支付类新增病毒数增幅平稳,手机上常见的支付病毒中,16.81%的支付类病毒会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用以对抗安全软件。另外窃取隐私数据的支付病毒也有较大数量级,占比14.80%。针对应用开放平台的恶意程序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在手机恶意程序来源中,较大渠道为手机应用商店,占总量20%。第二大病毒渠道为手机论坛,占总量19%。两大渠道中,无认证的手机应用存在大量安全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由于手机不可能安装功能强大的防火墙,手机操作系统厂家对终端应用管控不严,移动支付跟个人银行账号、密码关联起来,造成移动互联网应用要比传统互联网的风险大得多。他建议用户培养自身的安全习惯,谨慎在不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支付,更不要轻易打开短信中的支付网址链接。

  中老年群体更易受骗,维护网络安全需多方协同

  手机安全隐患频发、骗术升级,但我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依然比较淡薄。

  《腾讯报告》显示,在注册不熟悉的网站或下载软件需签署用户信息保护和责任条款时,仅有14.87%的网民会仔细阅读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内容,觉得合理才注册或下载。这相当于在个人账户“不锁门”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主动泄露给不法分子。更令人担忧的是,55%网民遭遇网络诈骗后,只有一成用户主动报案,整体维权意识不足。

  连接WiFi成为很多人上网首选,但来源不明的WiFi也可能造成个人信息、隐私暴露的风险。80%的网民会随意连接公共免费WiFi,接近四成的网民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用户每天有超过2亿次WiFi连接,有70万人次连接了风险WiFi。

  谁更容易受到网络侵害?“90后小鲜肉”为主的青少年群体在互联网上比较活跃,网络安全基础技能、网络应用安全等意识又相对薄弱,是较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人群;而中老年群体(40岁以上人群)则是受网络诈骗影响较大的人群(占比近62%)。

  不法分子的新骗术让经常接触网络的新生代群体也会中招。流氓软件伪装成足彩工具迷惑球迷、木马伪装成热门影视剧资源、节日攻略和“高考请客”短信等新招数,迷惑性较高。此外,网络攻击开始向系统漏洞、权限方向发展,造成的危害更大,影响更多用户网络安全。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中消协律师团成员胡钢表示,除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处置外,还应该思考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他认为,虽然工信部门制定并颁布了多个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和办法,但立法层级相对较低,对一些网络安全违法行为界定不清晰,处罚力度不够,缺乏足够的威慑力。立法则可为网民筑造一道安全可依赖的保障。

  近年来,智能硬件成为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爆发增长点。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衣食住行的多个领域,智能生活可能面临立体式的安全风险,IT产业界、互联网公司和管理部门要协同配合,维护网络安全。(制图:蔡华伟 本期栏目统筹:宋飞)

(原标题:短信诈骗花样翻新,移动支付病毒来袭,免费WiFi暗藏陷阱—— 你的手机安全吗)

 

作者:grabsun - 发布时间:2016-02-22 - 点击量:3271
公司简介:大势至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企业网管软件提供商,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整体的企业网络管理方案和企业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全系列的公司监控员工电脑软件教你如何控制员工上网、如何控制局域网内电脑上网以及如何保护电脑文件安全等。公司核心产品“聚生网管系统”是一款专门的公司网管必备软件、查看网络流量软件、网络流量监控软件和办公室电脑监控软件;“网络特警”则是一款专门的网络流量监控设备、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更为强大的局域网网络行为管理;大势至USB接口禁用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数据防泄密产品、屏蔽U盘软件、电脑USB端口禁用软件,可以严防通过一切途径泄露电脑文件,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共享文件权限设置软件和共享文件设置密码软件,全面保护共享文件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审计系统则是一款专门的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设置软件、服务器共享文件访问日志记录软件,可以详细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行为,更好地管理共享文件的安全;大势至局域网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则是一款专门防止未经授权的电脑接入公司局域网的行为,防止外来电脑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防止蹭网以及绑定IP和MAC地址,保护网络安全;大势至FTP服务器日志记录软件则是一款专门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FTP服务器日志的软件,可以有效保护FTP服务器文件安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