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825512,010-82825051
技术热线:010-82825062
公司总机:010-62656060
400专线:4007-06-05-04

973273684 / 1037738460 / 943876988 / 947876927
技术支持 (QQ):
3680085785 / 495042390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直播间。图为访谈现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今天做客新华网2016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时表示,建议国家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
杨震认为,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非常必要,这主要是出于下述四个原因:
一是现在个人信息泄漏现象越来越严重。被泄漏的信息既包括个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证信息,也包括健康信息、医疗信息等。许多人之所以经常会接到莫名其妙的诈骗电话、推销电话,陌生人甚至还直呼其名,知道其单位、身份证信息和买过什么东西等,就是因为个人信息被泄漏了。
信息被泄漏存在很大的风险,科技发展以后,风险会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技术能通过特定算法从既有信息中挖掘出新结论,不仅增加敏感信息暴露的风险,还可能用于影响个人权益的决策。物联网时代正在走来,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同样也隐藏着风险。比如你身上带着一个健康检测仪,监测血压、心跳、血糖这些个人信息,但它是联网的。如果网络上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除了你以外,别人也可以知道你的这些信息。
二是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的网络社会,如果要良好运转,需要法律规范。网络社会像现实社会一样,也需要对个人隐私进行保护。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也会有不利的因素。
三是我国此前也有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出台规定的部门比较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很少。
四是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走得比较快。欧盟在2012年就出台专门针对个人信息的数据保护法规。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隐私法》,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广泛流通以后,又出台了针对电子通讯隐私保护的规定。
为确保我国互联网产业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也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