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福建省出台《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着力发挥互联网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的平台作用”。这个平台作用非常重要,在互联互通中,可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并提高配置效率,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互联网+”在内涵上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传统的信息化没能充分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而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其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让信息和数据快速广泛地流动起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数据就是资产,信息就是生产力。掌握信息的人就拥有一种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拥有重要信息就能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掌握重要信息就意味着发言权,甚至是权利。在现实中,阻碍信息畅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在发展电子政务过程中,出现一些有形无形的障碍,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相互封锁,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今年两会上提出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共享经济等新概念,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广泛深入应用,信息生产力将促进社会经济变革。
互联网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在推进“互联网+”行动中,要做到兼容、共享、扁平、互动才能形成强大的信息生产力。所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股强劲东风,摧枯拉朽,坚决清除阻碍信息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能从大数据中挖掘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