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三月,春回大地,全国两会如约而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军队政协委员毛新宇表示:“网络总的来讲是好的,但我们要注重网络安全,用通俗的话讲叫加一把锁。”他说,网上信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大千世界都蕴含其中,个人要有辨别力和思想定力,同时上网也要遵规守法才行。
当前,“互联网+”时代,技术和平台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新生活,在网上交流、交往、交易成为生活新常态。自我国接入世界互联网22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井喷之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毫无疑问,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网络大国。
但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快捷信息分享渠道、让人们尽情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影响社会和谐、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比如,一些网民利用网络随意散发传播不实信息、实施欺诈犯罪、侵犯他人隐私、窃取他人信息等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欺诈、色情低俗等不良生态仍未杜绝。可以说,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我们依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发动全社会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培育“中国好网民”。网民作为网络社会的细胞,是网络社会较基本的行为主体和组成单元,网民的素质和行为对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网络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影响,让每位好公民成为好网民对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网络空间清朗尤为关键。
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提速管理创新,先后出台“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开展“净网”、“剑网”等专项行动,加强清理整顿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发起“七条底线”、“网络安全宣传周”、“护苗行动”、“中国好网民”等系列活动,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弘扬正能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好网民”建设。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建设网络强国,自然离不开中国好网民。而在此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网信办2月26日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全国网信系统在2016年全力推进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此次网信办推进和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将从2016年3月份正式启动,持续开展5年,是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必将从根源上净化网络生态,建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晴朗天空,必将从整体上提高网民素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敢担当、负责任的优秀网民,为我国网络安全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坚固长城。
网络空间连接你我、关乎你我,参与网络建设、捍卫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不仅是战略层面的国家大事,更是我们每一个网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网络;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作为我们每一个网民,理当积极投身到中国好网民工程建设中去,自觉将高度的安全意识、文明的网络素养、守法的行为习惯、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好网民”标准深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这既是建成网络强国的你我责任,更是共享网络权益的你我义务。只要你我共同齐心、一起前行,我们的网上家园必定会更加美好清朗,网络强国的目标必定能够如期实现。
(未来网评论员 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