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是怎么被贱卖的?职业信息贩子浮出水面

       人人深受“被问候”之扰,但又只能无奈接受——这是当前社会个人信息泄露的尴尬现状。

  更加危险的是,以诈骗为目的的“问候”电话,已经给无数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胁。我们不得不担忧这些热情“问候”背后的问题:个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广泛泄露,每个人都快要变成“透明人”。

  尽管近年来公安部门重拳打击个人信息贩卖现象,也有重大案件成功侦破,但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仍时有发生。

  “神秘”的信息掮客

  调查咨询服务公司是官方登记的名字,人们更习惯于叫他们——私家侦探。

  自1992年中国较早家私家侦探机构成立以来,这个行业就一直广受诟病,较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侦查权却对公民展开非法侦查。

  曾经是江南地区的私家侦探祖师爷韩冰,在即将金盆洗手时说道,要想声名远赫或是立足,就要一击致命,抓住弱点,让对方心底生寒。

  那么,弱点在哪里?其实就是掌握对方所有的隐私,尤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问题来了,开房记录、通话记录、财产状况乃至短信内容与你所在的经纬度,这些原本只可能由公安、房管、银行、通信等部门掌握的信息,私家侦探们怎么可能有如探囊取物般轻松拿到?

  当然,他们可以说,窃听器、偷拍器、追踪器、追音器,这些隐蔽性出人意料的工具可以“探囊取物”。

  但开房记录、通话记录,显然不可能靠这些设备取得。一直以来,私家侦探们都讳莫如深。

  还是祖师爷说了大实话,个人信息,如果没有“内线”的帮助,私家侦探根本不可能拿到,“我不购买这些信息,但行业内里的这点猫腻还瞒不了我”。

  也就是说,所谓的“福尔摩斯”不过是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掮客。

  虽然那位已退隐的祖师爷不再愿意透露任何细节,但业内的“徒子徒孙”们却用锒铛入狱后的供述将其中环节全盘托出。

  周强(化名)就是其中一位。生意成本低、收益大、来钱快还能帮助别人,是这个安徽男人开设私家侦探公司的初衷。追债是很重要的业务来源。

  接到查找债务人下落的任务,周强将需要调查的信息发布到“同行”交流的QQ群里,很快便有人主动跟他联系,将“目标人物”的户籍资料发给他,周强则向对方支付150元至350元不等的费用。通过这种途径,周强做成了8宗生意,获利5万余元。

  在周强等人的生意经中,中间商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灵魂人物。

  这些个人信息贩卖者,如鬼魅般活跃在网络上,尤其是QQ群里。在相关的QQ群里,他们按照宾馆入住信息、航班、房产、车辆、企业登记、通信以及手机定位等各类信息,供应商分门别类。

  不可或缺的“内鬼”

  但是,中间商又是谁?

  韩冰说,不排除个别人通过黑客侵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窃取信息,但“这种情况太少见了”。较为主要的还是与一些部门的“内鬼”有联系的游走其间的职业信息贩子。

  韩冰所述与现实案例相吻合。

  中国电信山东分公司运维部网管中心负责核心网维护人员,这是王启云锒铛入狱前的身份。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用户呼叫记录。

  这些呼叫记录,在倒卖个人信息的掮客手中变成了看得见的利益。

  经王启云之手,这些公民的个人信息被以每条0.4元的价格出售给王炳义。这个人的生意经则是名副其实的倒卖,加价0.1元至0.2元将信息出卖给有需求的人。这些人有怀有诈骗之心的歹人、也有希望以此精准营销的黑心商人等。

  一条由王启云提供信息(源头),王炳义担任信息掮客(上线),杜建国等人购买使用(下线)的交易网络就此形成。

  这些用户的隐私信息并非简单易得。王启云称,电信公司中的不同部门按职级权限,会接触到不同的用户信息,除负责网络维护的运维部外,一般部门的普通员工很难接触到大量的用户核心信息。

  此外,“公司在新员工入岗前都要进行保密方面的培训”,“电信公司也有涉及用户个人隐私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用户的呼叫记录不能随意泄露”。

  但据王启云所讲,负责维护工作一共有40多人,能或多或少接触到不同用户信息,“从技术上很难防范有人泄露信息,要想不泄露用户信息,只能对人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用户的信息是否泄露,完全取决于员工个人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操守。

  正是源头上的泄露导致网络中大量个人信息的流转。警方在侦查中也发现,在这个交易网络中,源头不止王启云一家,还包括快递公司等从事不同行业中的人。

  在圆通快递发布声明承认公司有员工倒卖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后,多家快递公司仍在不断上演客户个人信息“裸奔”或者直接成为牟利工具的戏码。

  由于“空手套白狼”的便捷,目前已经有了专门从事快递单号交易的网站。这些网站是快递单号买家与卖家交流的第三方平台,拥有快递单的人可自主在第三方平台上发布单号信息。

  有了这样“丰富”的来源,作为下线的杜建国等人不会墨守于王炳义一条线。在购买信息过程中,杜建国至少4个交易网络同步发展,涉北京、辽宁、安徽、湖北、广东5个省市。

  这4个交易网络,也绝不是所谓的一个QQ群或者微信群,杜建国这样的购买者所使用的每个聊天号码往往要加入数十到上百个聊天群,大部分为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交易平台。每个聊天群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

  在这些交易网络中流转的信息,包括房产、社保、医院、院校、电信、交通、物流等部门登记的公民个人信息。

  遭贱卖的利益通道

  如果没有“内鬼”,个人信息走不出“堡垒”。利益驱使这些“内鬼”铤而走险,因为他们将公民个人信息倒卖出来近乎零成本。

  在此前江西鹰潭破获的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警方抓获了网名为“黑土草莓”的湖北省某市水利设计院驻鹰潭的工作人员,顺藤摸瓜,发现涉案人员多达上千人。

  “黑土草莓”通过加入QQ群专门从事非法获取、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为了便于业务管理,此人每笔交易都做了详尽的记录,由此呈现给警方一个惊人的账目。

  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黑土草莓”出售的个人信息中超过四分之三是由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供的。其他提供信息的“上家”还包括公司、银行、民航、医院等企事业单位。而购买这些信息的下家则包括律师、调查公司、追债公司、婚姻调查公司等。

  “黑土草莓”的账目中显示,公民个人信息资料均被明码标价。例如:户籍资料报价100元/条,“上家”获利60元,“中间人”获利40元;车辆档案信息报价50元/条,“上家”获利20元,“中间人”获利30元;5年内的某省旅馆住宿记录报价100元/条,“上家”获利60元,“中间人”获利40元……收费较高的则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交易记录。作为“上家”某银行内部人员给出的报价显示:“建行一年的流水交易记录出售900元/条,超过5页则每页多收100元,多一年则加600元。”

  作为“中间人”的“黑土草莓”平均每月获利在五六万元,一年的获利至少60万元。“上家”同样也是获利可观:账目显示仅一个月时间内,某“上家”与“黑土草莓”个人户籍信息交易量就达500条。即以40元/条计,仅靠联系一名“中间人”,“上家”也能获利每月2万元。

作者:grabsun - 发布时间:2016-03-21 - 点击量:2465
公司简介:大势至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企业网管软件提供商,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整体的企业网络管理方案和企业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全系列的公司监控员工电脑软件教你如何控制员工上网、如何控制局域网内电脑上网以及如何保护电脑文件安全等。公司核心产品“聚生网管系统”是一款专门的公司网管必备软件、查看网络流量软件、网络流量监控软件和办公室电脑监控软件;“网络特警”则是一款专门的网络流量监控设备、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更为强大的局域网网络行为管理;大势至USB接口禁用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数据防泄密产品、屏蔽U盘软件、电脑USB端口禁用软件,可以严防通过一切途径泄露电脑文件,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共享文件权限设置软件和共享文件设置密码软件,全面保护共享文件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审计系统则是一款专门的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设置软件、服务器共享文件访问日志记录软件,可以详细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行为,更好地管理共享文件的安全;大势至局域网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则是一款专门防止未经授权的电脑接入公司局域网的行为,防止外来电脑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防止蹭网以及绑定IP和MAC地址,保护网络安全;大势至FTP服务器日志记录软件则是一款专门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FTP服务器日志的软件,可以有效保护FTP服务器文件安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