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各种微信妈妈圈里,如今有不少免费培训、免费试听、领取免费教材的信息,但前提是要留下手机号、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此后,不但总有儿童摄影、早教机构的电话,甚至还有疑似骗子的骚扰电话。沈阳的王女士就深受其害。
赠送儿童英语视频要个人信息
王女士的女儿今年5岁,前不久她给孩子报了英语班,而后又开始关注各种儿童英语的信息。“3月初,我在朋友圈一个孩子妈妈群看到一则转发一条微信,截屏回传给对方确认,就能免费领取儿童英语视频,通过百度云端可以下载到自己的手机。”
按照上面的操作流程,王女士转发微信截屏回传,对方确认后也发过来一个验证码,可是却显示下载不成功,如有问题可在线咨询,这时王女士给对方留言,对方只回复其留下手机号,现在忙一会儿回。王女士也没多加考虑就给了对方手机号,随后两段儿童英语视频下载成功。
几天后,一个显示在北京的手机号码给她打电话,说自己是一家正规机构的,可以免费给孩子做一个外教英语口语的能力测试。当时王女士还很高兴,但接来下对方表示如果参与该活动,得留下手机、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我当时都想给他了,后来决定还是再考虑一下孩子适不适合做这个英语口语测试。”
天天电话骚扰避之唯恐不及
王女士和丈夫提及此事,孩子的爸爸当即说,“孩子的信息和你的信息都给一个外地的陌生人,你觉得安全吗?”王女士也就决定彻底作罢。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北京的号码每天都给她打电话,表示要为孩子免费进行口语能力测试。
“连着一周了,简直成了骚扰电话,有时看我不接还换电话打,如果只是一个免费的福利活动,不参加也就罢了,何必这么执着呢。”王女士开始怀疑这位自称是正规机构的陌生人的身份。“多亏身份证等个人信息没给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有些后怕的王女士说,以后妈妈群里的东西也要甄别来看,稍不留神就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各种儿童摄影、早教培训等信息就会袭来,你都不知道对方怎么得到你的信息,甚至连孩子的名字都知道。
个人信息勿随便填小心泄露
记者在一些论坛内发现,有介绍个人信息的购买方法以及QQ号码,在QQ上能查找到出售个人信息的聊天群。加入后,有人主动发来信息,承诺可以提供他人信息,确保真实有效。当记者提出需要几万条信息时,他愿意先提供1000条作为试用,价格为200元。
谈及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李利威律师介绍说,要意识到个人信息被泄露或非法利用的可能后果,不能轻易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在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时,要仔细判断是否必需,对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账户等重要个人信息更需格外慎重。
特别是在消费过程中要留心,比如有人向你兜售银行、商店、超市等相关卡片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在接受各类街头、网络问卷调查时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一方面是打击违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另一方面提醒市民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