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直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中国奇迹的背后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背后是中国体制,这是一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以全体中国人民为主体所开创出来的一套优良治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成就在深度上前所未有,在广度上无与伦比,对内稳定平和,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体系,对外和平包容,中国的改革成果不仅惠及了大部分国民,更惠及全世界。
1月25日,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召开2016年较早次网上理论传播通气会。图/中国军网 李爱明 摄
国防大学马克思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基本框架、发展理念与运行秩序。治国理政能力突出表现在国家发展、社会运行的秩序维护上。三年多来,纠风反腐提振党心与保障民生凝聚民心相一致,治国理政与大国外交相配合,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的科学性。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金民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应把握和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解决问题的关系,把握好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处理好坚持中国特色主义和解决问题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信念和立场的关系,把治国理政思想放到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中来看,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
全面攻坚,统筹推进各领域深化改革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十八大以来,社会处于整体转型升级时期。一是哲学思想上转型升级,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实现以物为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型升级;二是奋斗目标的转型升级,补齐短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型升级;四是“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转型升级;五是“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发展的转型升级。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主任陈理: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把它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治国理政的关键。一是治国理政与治党管党的统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二是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三是坚持标本兼治,突出“惩”的功能,重在“防”的功能,既治标又治本;四是纪律与规矩并提,明确把严明纪律和规矩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徐麟出席网上理论传播通气会并作重要讲话。图/中国军网 李爱明 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思想包括:一是治国理政的时代命题;二是治国理政的特点,重建设、重全面、重法治、重长期、重价值观;三是治国理政的主要抓手,四个全面相辅相成;四是治国理政的政治品格;五是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六是治国理政的理论地位。
登高望远,铿锵前行托举壮丽“中国梦”
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原副局长薛庆超: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主题主线,是以实现中国梦为核心,总揽全局,全面推进。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五是“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摘》编辑部主任李建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鲜明,目标清晰,认同明显。一是主线鲜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目标清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三是认同明显,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处于明显的优势和主导地位。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杜尚泽:搞清楚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应该弄清楚五个问题:一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问题;二是国内和国际的问题;三是阶段性和延续性问题;四是纲领和行动的问题;五是对网友迎合和引导的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习总书记的治国方略中有着丰富的大手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高压反腐、一带一路......都是堪称开创中国新气象、新面貌、新局面,影响当今世界大格局、引领世界潮流的大手笔。(整理/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