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825512,010-82825051
技术热线:010-82825062
公司总机:010-62656060
400专线:4007-06-05-04

973273684 / 1037738460 / 943876988 / 947876927
技术支持 (QQ):
3680085785 / 495042390

尊敬的刘利书记,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北师大这样一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百年名校,围绕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与大家展开交流与探讨。我谨代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向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在当前形势下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彰显出今天这场高峰论坛的价值所在。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建设关乎国运长久,关于民心所向,是谋万世、谋全局的大事。网络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在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推动体现中国价值、富有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网信办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华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工程、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等系列活动。今年起,我们又推出了网络文艺创作传播工程,全方位、多领域发力,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让互联网这一较先进的世界文明成果与较悠久的中华文化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是我们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我们愿在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努力:
一是坚持导向。文化应是多姿多彩,网络空间应是天朗气清。要在推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二是注重方法。网络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要讲求方式方法,更要强调互联网思维,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积极开发网络文化创新产品,以效果为导向,润物无声,成风化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更加深入人心。
三是广开渠道。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多样的。文化如同生态,物种越丰富,生机越盎然,因此要沟通上下,连接内外,广辟路径,充分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吸引和借助一切力量共同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
四是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的精神,通过网络将中华优秀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同时也是把各国优秀文化引入国内,吸收世界文明精华,汲取中华复兴伟力。
今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愿同各位专家学者加强沟通协作,为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在网络空间更好地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而共同努力。
较后,预祝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