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825512,010-82825051
技术热线:010-82825062
公司总机:010-62656060
400专线:4007-06-05-04

973273684 / 1037738460 / 943876988 / 947876927
技术支持 (QQ):
3680085785 / 495042390

近年来,位于清远市的省级贫困山区县阳山不为财政薄弱所困,不为区位条件所限,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抢占信息化制高点,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互联网+政务、农业、金融、医疗、教育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为解决农村买卖难、公共服务滞后及农村空心化问题,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山区打破区位条件制约、谋求绿色发展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今年元旦过后第7天,阳山县七拱镇草陂村村民陈志升拿到阿里巴巴蚂蚁金融的10万元贷款,养蛇、种树的资金有了着落。从提出网上申请到网上审批再到贷款发放,他用时不到10天。去年底,阳山县引进蚂蚁金融,为全县农民提供快速无抵押网络贷款服务,陈志升成为县里首批受益者之一。
作为阳山县农村淘宝的合伙人之一,尝“头啖汤”,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对陈志升来说已不是新鲜事。“啥都有,很方便。”陈志升笑说,平时办个证件审批、看个病之类的,在互联网上都能一次性搞定。
借助互联网,这个拥有50多万人口的小县,在政务、农业、金融、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大胆探索。2012年,阳山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县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服务网络,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2013年,阳山县在清远全市率先建成网上办事大厅,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了在线申请。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交易平台,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让农民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获得“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称号。2014年,阳山又搭上电商快车,建成全省较早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园和较早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农民不仅足不出村即可买到城市的商品,而且山区货也卖出了城市价。2015年,阳山在全省率先建成省县镇村四级联动的网络医院,搭建网络会诊体系,让群众不出镇村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互联网”三个字在这个粤北山区县一路高歌猛进,深入到山乡村野中。
互联网+政务▶▷足不出村可享受优质服务
11日上午,寒风中,阳山县青莲镇江佐村民何伟杰骑着摩托车赶到村委会开一张计划生育情况证明。和村干部简单说了下情况,递交上身份证、户口簿,两三分钟后,村干部在电脑中录入证明表格讯息,通知他一会儿送到镇里盖章后,两小时后即可来取。
像江佐村这样能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早在2012年便已在阳山实现全覆盖。计生证明、注销户籍、宅基地审批等77项行政事务,均可交由村委会代办。对这项从4年前起施行的便民服务,阳山县互联网政务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少丽称其为政务审批服务“2.0版”。
“1.0版其实就是从2003年开始设立的行政服务中心,把一些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窗口集中到一起。”黄少丽说,作为省级贫困山区县,阳山县镇村两级行政区域大,群众居住分散,群众去镇上或县里办事往往“两头黑”(天未亮出门,天黑了未回),费时又耗钱。为解决山区群众“办事难”问题,2012年4月,阳山借助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在全省率先建成县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服务网络。村民若有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既可自行前往设在村委会的综合服务站委托代办,也可电话通知村干部上门收取相关材料由其代办。
如今,这项便民服务再次升级。新建立的“3.0版”行政服务平台,可实现即办件直接取证、承诺件限时办结、同地取证。15日下午,黄少丽与同事前往青莲镇和江佐村,为这两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安装电子印章,这意味着今后像何伟杰这样需办理计生证明等即办件的村民,从当天起可即办即领证。
青莲镇社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游仁告诉记者,真正实现行政服务互联网化后,很多事情都可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游仁举例说,以前村民申办新建宅基地平均需花费15个工作日,今后可缩至3—5个工作日。
不止青莲镇和江佐村,阳山全县13个镇167个村居都被纳入此次升级建设中。自去年8月开启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升级建设后,阳山县投入近千万元升级县、镇行政服务中心和村居公共服务站,为村居服务站配置计算机、打印机、身份证读取器等硬件设备,将各村网络升级为光纤专线;同时分别梳理出县镇村三级公共服务事项327项、84项、135项,编列出权责统一、便民利民的权责清单。
来自该县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的一份情况汇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阳山全部完成乡镇和村居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率达90%以上,网上申办率达80%以上,全流程网上办理率达50%以上。
互联网+审批▶▷行政审批变得高效透明
“如果说只是升级完善了原有的基层公共服务系统,那么只能叫它‘2.5版’。”黄少丽介绍,新增设的项目投资互联网审批,是支撑阳山互联网政务审批服务“3.0”的另一条“腿”。前者的服务主体是自然人,后者则是法人。
“原来一家企业要到一个地方投资,比如说重工企业,要跑几十个部门,没有个一两百天搞不定。”黄少丽说。
实施项目投资互联网审批后,相关法人的资质、项目内容等将被放入阳山县互联网政务审批服务中心平台上,由该中心工作人员分阶段同时发给多个需审批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集中审批。
“比如说有一家新建酒店,较早阶段可以同时审批的有工商、食药监等部门。然后第二阶段可以同时审批的有建设、市政、环保等部门。此外,我们开发了手机版,实现24小时掌上办公。”黄少丽表示,这样既能极大地提高审批办事效率,又能较大化实现无纸化办公。“像大型项目,原来的省、市统计出的平均审批时间约需260天,今后在阳山可能只要30个工作日(不含公示期)。”
审批互联网化带来的另一好处,是办理流程更加公开透明。黄少丽说,实现互联网审批后,审批办理进度、项目申批方资质等都被晒在阳光下,系统人员和纪检监察人员随时可查看,腐败、惰政等行为将无机可乘。为提升效率,阳山将10多个部门的审批时限从法定的15天减少到10天。目前阳山尚未出现一例审批超时行为。
互联网+农业▶▷“触网”两年销量翻5倍
16日,阴雨连绵,阳山县大崀镇碧崀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员工黄卫庆起了个大早,赶回位于阳山电商物流园的档口,黄卫庆在出货小黑板上认真写下当天的发货清单。
黄卫庆粗略算了一下,当天发出去的农产品加在一起有近1万元。“平时也是发这么多,一年算下来能卖300多万元。”黄卫庆说。
而隔壁的江英旭峰家禽养殖合作社卖得更多。成立旭峰家禽养殖合作社前,周养就是阳山县江英镇有名的养鸡大户。2008年前后,周养开始进入养鸡业,较开始一年卖两三万只,后来搭上农村电商平台,销量逐年增加。到2015年时销量已翻5倍。
2014年11月3日,阳山县建成全省首个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较早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及一批村级服务站,成为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首个试点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优质服务;同时,足不出村也能把农产品卖到城市。
阳山县供销社关于该县农村电商情况的一份通报显示,仅2015年,阳山农产品电子商务较活跃的商家、创业青年自办的网店、微店共有50多家,带动电商创业人数3000多人。阳山全县电商网上销售的产品发展到近50种,线上线下销售总额约8000万元。当年,阳山荣获全国供销总社颁发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
为提升阳山农产品的含金量,阳山县专门建立起农产品的互联网溯源机制,从而提高产品溢价性。点击阳农网内“阳农之家”的“阳农溯源”选项,扫描页面下方出现的各农村合作社或农企二维码,就能逐项检视其所卖农产品的选种、用肥、合作社或企业资质介绍等。
阳山县新农村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陈伟坚说,目前“阳农网”已与全县40多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开展了触网合作,将其纳入产品溯源机制。此外,阳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零突破,“阳山淮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阳山县国家级供港澳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也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5天内放款
大崀镇养鸡大户梁木南也成为首批尝到“互联网+”甜头的村民之一。相隔约一周后,有机会尝甜头的人扩大到了阳山全县。1月14日,阳山县金融办组织全县200多名种养大户和农资经销商,召开互联网金融“旺农贷”分享会。
作为蚂蚁金融服务旗下网商银行的一款产品,“旺农贷”主要面向农村农户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服务,其申请十分便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直接进入“旺农贷”无线端申贷,由村淘合伙人对申贷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宅基地证或村委会证明、项目经营相应的土地或门店资产证明拍照,同时到经营场所实地拍照,并上传到网商银行审核。
“分享会当场就收到了19份贷款申请报名,其他还有很多人说要回去规划一下需要贷多少、怎么用,之后再申请。”阳山县金融办副主任陈志伟说,审核通过后,网商银行将在3—5天内放款,较快当天就能到账。阳山县还开始了在各村经济合作社内部的互助金融融资尝试,借鉴台湾农会模式,吸引经济社内部社员入股、对内部社员放贷,凡入股者皆可申请较大额度为入股金额10倍的无抵押贷款。
这种“合作社内置金融”模式的探索,在江英镇大桥村步伐迈得尤其大。截至目前,大桥村成立的金融信用合作部共筹集资金186万元,其中社员缴交股金66万元,已投放出多笔。陈伟坚说,未来,包括大桥村等在内的这种“经济社互助金融模式”,将加入信用记录、信用评价、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体系,发挥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医疗▶▷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作为医疗卫生服务“较后一公里”的村卫生站,人才缺乏、基础薄弱,是长期以来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针对此问题,去年6月以来,阳山县借助信息化技术,在全省率先建成县镇村网络医院,搭建网络会诊体系,在建立网络医院阳山分院的基础上,阳山县为各乡镇卫生院也布局了相应连接终端,并在去年9月开始布点各乡村卫生站网络医院。截至目前,阳山全县已完成50多个村网络医院的布点和开通服务,今年这一数量还将扩展至其余100多个村卫生站,实现全县村卫生站全覆盖。
通过连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阳山医院集团网络服务终端,阳山县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体管理、省县镇村“四级联动”。同时借助建设网络医院和实行分片网格化管理等举措,力促专家下沉、技术下沉、平台共享,让更多山区群众享受到医疗均等化服务。
自2015年9月开始,凡在阳山县人民医院有条件、没技术完成的手术,省级医疗专家均免费到阳山为患者服务,目前已完成30余例疑难手术。
不仅省城专家下沉至县城医院,县城医院医生也下沉至乡镇卫生院,卫生院医生则下沉至村卫生站。阳山县卫计局局长蔡喜刚告诉记者,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按照黎埠、七拱、阳城、岭背4个中心卫生院,分成4个片区,由县卫计局和阳医集团派出团队分片驻镇村,实现了网格化管理,不仅打造了“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还辐射带动片区其他乡镇卫生院和卫生站的发展,逐步实现全县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互联网+教育▶▷高考成绩连续3年居全市前列
18日16时许,阳山县实验小学笼罩在一片暖阳里。六年级二班课堂内,学生们按老师在投影仪上所指,逐个填空组词,大声报出所应填写的内容。在期末考试前,学生们的复习资料是老师参考网上一些优质教学内容所制。对于全校157名老师来说,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分享教学方式,并非一件陌生事。
近几年,阳山县通过“校校通”建设工程,为全县163个教育单位接入并开通了100M以上网络。通过在全县中学和中心小学安装的近900个多媒体电教平台,老师们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在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孩子们也能通过“教学资源班班通”教学平台,看到山外的世界,享受到镇、县、市甚至省的优质教学资源。
六年级英语老师曾欢燕是阳山县实验小学里频繁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熟手之一。平常她和同事也常浏览视频网站,将一些英语动画、英语儿童剧等素材下载下来,制成课件运用到教学中。学生们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对一些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更为深刻,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如果没有互联网平台,让我们自己制作的话,太难了,工作量也太大。”曾欢燕说,去年学校建成了“班班通”平台,互联网大容量、共享性、便携性的优点,让同事们慢慢都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模式。
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何立育告诉记者,通过推动“互联网+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该县高考成绩连续三年排在全市前列。(记者 项仙君)
(原标题:互联网当向导贫困县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