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2825512,010-82825051
技术热线:010-82825062
公司总机:010-62656060
400专线:4007-06-05-04

973273684 / 1037738460 / 943876988 / 947876927
技术支持 (QQ):
3680085785 / 495042390

“十二五”,面临形势复杂、变化深刻的时期,作为一手联着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一手联着千家万户百姓生活的商务经济,肩负着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的双重使命。记者从1月26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我省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8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五年累计约2128.8亿美元。同时,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也在不断拓展,对外投资与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结构更趋合理。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08亿元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
农村、城市等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流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配送中心70个、乡镇商贸中心163个、农家店3765个,并集中采购310辆配送车赠送给商贸流通企业配送中心。
同时,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应用进一步扩展,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2015年,全省线上企业达到9895家,实现零售额4415.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9.6%。1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效初显,京东、苏宁、淘宝三大知名电商落地安徽;商贸物流产业初步形成,全省共有A级物流企业90家(其中5A级2家、4A级以下88家),建成上规模的物流园区近70个、在建的近100个,基本形成以合肥、芜湖为重点,蚌埠、阜阳、安庆等为补充的物流园区发展格局。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大幅度增加
“十二五”期间,我省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010年的242.7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88亿美元,五年累计进出口约2128.8亿美元,是“十一五”累计进出口额的2.4倍。
随着进出口的协调发展,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贸易方式更趋合理、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市场如东盟、海湾地区的进出口比例均大幅度增加。“十二五”期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也显著提高。其中,我省奇瑞乘用车年度出口量始终保持全国较早,江淮轻卡出口位居全国较早。
截至“十二五”末,我省已有一类开放口岸7个、中部较早位,二类口岸3个。且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和蚌埠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建设并验收通过,安庆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建设。这将有助于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有利于打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业务的通道,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培育“皖商通”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成为利用外资增长新引擎
初步预计,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9.1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1倍。2015年,全省13个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2亿美元;2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吸收外资超亿美元;22个县(市)吸收外资超亿美元,实现零的突破。
在外资产业结构方面,进一步地优化。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发展。大陆车身电子、联宝电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外资项目在皖落户。另外,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全省较早外资汽车金融企业(瑞福德汽车金融)、较早外资冷链物流园(吉宝皖江)、较早外资电子商务公司(三只松鼠)等现代服务业外资企业在皖落户。
目前,招商引资方式也在不断拓展。以并购方式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占全省新批企业的份额也在上升,米其林并购双钱回力轮胎、惠而浦并购合肥三洋等实现了强强联合,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同时,各地积极采用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园区共建招商等精准招商方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对外投资与合作由“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转变
我省对外投资与合作也在扎实推进中,“十二五”期间,全省对外实际投资累计达31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12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8亿美元。
“十二五”对外承包在BOO及建营一体化项目上取得了突破,EPC项目显著增多。对外承包工程由“借船出海”—分包项目走向“造船出海”—总承包项目。对外投资方式由单一型“点对点”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股权置换等集约式、产业链投资延伸。
另外,对外投资与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结构更趋合理。我省企业“走出去”目标市场由非洲和东南亚向欧美等高端市场拓展,对外投资在欧盟、北美设立境外企业数116个。到“十二五”末,我省对外投资合作市场已覆盖137个国家和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有对外投资。(作者: 王佳)
(原标题:安徽“十二五”商务经济致力转型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