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这些发展理念,对照我们所从事的网络新闻工作,我们发现,互联网同样具备五大理念的全部特质,并与之高度吻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主战场需要主力军。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全国400多万家网站中处于旗舰地位,它们就是互联网舆论阵地上的主力军。在这支主力军中,中国经济网始终扼守在财经网络新闻前沿阵地上。巩固阵地、扩大阵地,需要坚定的信心,需要正确的战略战术,而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我们守牢阵地的较新战斗动员令。
创新思维,用户为“王”
观察分析当今纷繁芜杂的互联网发展态势,我们发现,无论“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技术为王”“平台为王”,其实都只是片面地强调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如果深入一步抓住本质和要害,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争取用户。用户是媒体的影响力、生命力之所在。近年来,腾讯、阿里、百度之所以能从千千万万的互联网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们有庞大的用户;360安全卫士之所以免费杀毒,滴滴快的之所以真金白银倒贴司机和乘客,美团、饿了吗之所以竞争搏杀,都是因为它们要争夺用户抢占市场。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对内容的准确字斟句酌,对导向的正确严防死守,往往忽视了用户的体验和市场的需求。结果好作品没有好效益,用户被抢走,市场被占有,“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影响力逐渐萎缩,阵地被步步蚕食。实践教育我们,用户是人心的载体,用户多少是影响力的核心指标。再好的报道,没有阅读量就一钱不值。必须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大力培育用户思维,下大力气争取用户。
开放心态,资源共享
一位韩国朋友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不是较早,而是。作为互联网普及率世界较早的韩国,其网络发展的经验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几年前我们已经意识到,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2013年11月我们就提出了“移动化”的发展战略。但是,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个庞然大物,从哪里下手,我们徘徊不定。直到去年“两会”后,我们分析发现,目前移动互联网较活跃的媒体平台是微信,每天有5亿多的用户在生产、评论、转发,仅公众号就有近千万个。它已经搭建了应用平台,只要少量的投入,就会收获广泛的影响。我们决定把微信公众号作为展开移动战略的首选目标和较早个突破口。决心一定,立即行动。我们组建新的移动业务部,由网站管理层成员兼任部门主任,统领研发、编辑、推广,使管理扁平化。
探索和拼搏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认识、破解矛盾的过程。实践带给我们较深刻的启示就是:互联网较大的特点是开放和共享。没有开放,就不能连接,形不成“互联”,所以从事互联网事业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和胸襟;没有共享,就不需要交换,传输就是单向的或者封闭的,就形不成“网络”,所以做互联网既要考虑自己的需求也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并要作出共享共赢的安排。
2015年6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经济网主办的“食品安全校园行”暨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供图/中国经济网
我们主要处理好了这几个关系:一是品牌和平台的关系。有人说我们在社交网站上开公号,不是给腾讯“打工”吗?我们认为,腾讯公司投入力量打造了微信应用,到目前为止有近6亿的用户,我们利用这个平台传播了自己的品牌,微信不是在为我们“打工”吗?二是长项和短板的关系。新闻网站的长项是内容,短板是技术、用户、市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要自己研发平台、发展用户、开拓市场,就会以短板压制长项。我们常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腾讯做平台专业那就让它做微信平台,我们擅长做内容就专心做内容,实现互补共赢。三是较早和共享的关系。为了丰富内容,我们和很多机构和个人签了共同推广、互相转发的协议,没有花一分钱,做成了大号。实践检验了真理,我们对“创新、开放、共享”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遵循。
协调同步,整体提升
必须承认,现在新闻网站的工作人员集中在PC端,工作重点也大都在PC端,因为网站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广告,而广告信息主要靠PC端承载。移动端的盈利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基本上处于烧钱阶段。所以,我们要统筹考虑从PC向移动转型的深度、力度、速度和广度,保持平稳而不动荡、持续而不崩塌。微博因为字数限制、功能单薄等日渐式微、潜力有限。但作为重要的题材资源,它还有独特价值。客户端则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倾向,需要寻找特殊优势和时机。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采取了“冲击微信,保持PC,减轻微博,适时出击客户端”的策略,同时对WAP端进行改版,有序推进战略转型。
作为整体转型的较早步,微信公众号的成功具有首战意义,首战胜利方可检验整体策略是否合理可行。移动业务部的同事们在转型中沉下心来,分析和把握移动媒体的传播规律,从选题到标题,从字号到配图,从推送时间到推送频次,从阅读习惯到阅读状态,总结出非常实用的规则,小心翼翼地踩准传播节奏。很快,我们迈过了较初对移动互联网惶惑、茫然、畏惧的心理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超越许多大号,发展速度超过预期。掌握了传播规律,就生长出自信。现在,我们对在移动化挑战中打出主力军的威风信心十足,相信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克敌制胜。
驾驭导向,“绿化”空间
2015年中这段时间,正赶上我国股市跌宕起伏、美联储加息扑朔迷离、央行实施双降等重大经济事件连续发生。由于我们坚持不缺位、不失声,每天报道热点经济信息,中经网的微信公众号用户快速增加,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号了。以此为基础,中经网微信号已经和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携手进入总榜前30名,有了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雾霾深重的日子里我们期盼阳光和清风,在红尘喧嚣的网络江湖上我们追寻宁静和晴朗。能给用户提供健康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喜爱,才能真正增进粘性和阅读量。我们深知,经济转型需要理性和坚忍,结构调整需要信念和时间。长长的财经网站的名单里,中国经济网是孤独的国家队,“压舱石”和“定海针”的使命责无旁贷。在动荡的资本市场,我们寻找和阐释中国经济的亮点和动力,奋力唱响光明中国;当五中全会公报发表当晚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二孩政策的时候,我们立即推送特稿《何止“放开二孩” 十三五还定了这些大事》,引导网民全面理解全会精神,获得了170万的阅读量。事实说明,绿色清朗的网络生态不只是对负面信息的删除和屏蔽,还需要对正能量的助推和传递。而在营造健康晴朗的网络空间方面,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大有可为。
“十三五规划”的蓝图正在铺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在向我们招手,建设网络强国的进军号已经吹响。中国经济网将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当好主力军,唱响主旋律,打赢主动仗,不负党和人民重托。(文 / 王旭东:中国经济网总裁)